2025-08-16 10:08:16 来源:草业学院 浏览数:0
当青春之志扎根滨海之畔,当专业之智赋能生态守护,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绿之益” 研究生志愿服务团,深入市南海滨风景管理区,以“土壤微生态修复护航滨海生态,绿色技术助力‘双碳’目标” 为主题,构建 “三维服务体系” 实践模式,用脚步丈量岸线肌理,用学识破解生态难题,在碧海蓝湾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研究生守护滨海生态的青春答卷。
共探松况谋良策 校地联动奠基础
在海滨风景管理区,志愿服务团围绕景观松树生长现状、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常养护管理措施、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融合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入调研。管理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景观松树的培育历程与长势监测核心工作,分析了当下松树生长面临的土壤适应性、气候影响等短板,强调需精准掌握松树生长特性,扎实做好土壤改良、病虫害预警等基础工作,依托先进养护技术提升松树抗逆性,筑牢景观生态屏障。
服务团成员结合专业所学,就松树枯萎病防治难点、季节性养护重点等问题进行研讨,指导老师结合海滨区域实际,通过具体养护案例和实践经验现场解疑释惑,提供解决措施。为同学们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开展科研研究和实践工作明确了方向,也为校地携手推进海滨景观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研土取样究根源 科学施治砺本领
为找准松树生长问题根源,服务团在海滨风景管理区开展景观松树土壤系统取样工作。队员们携带专业采样工具,在长势不佳的松树周边划定采样区域,严格遵循“多点混合、分层采集”原则收集土壤样本,详细记录采样位置、松树生长状态等信息,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科学性。
同学们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开展分析工作,通过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关键指标,结合松树叶片形态观测数据,系统排查影响长势的潜在因素。经过一周的精密检测与数据分析,服务团为管理区出具了详实的松树诊断报告,精准指出土壤根际有益菌匮乏、真菌过多等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团队结合专业知识筛选出具溶磷、抑菌、降解化感物质的多功能菌株,制作菌剂,通过调整菌剂浓度与施用方式,制定出“菌剂灌根 + 精准追肥”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对症下药、科学治理。管理区负责人表示,这套科学方案为景观松树复壮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同学们的专业实践成果真正服务于生态保护一线。
回访察看验成效 菌剂赋能显担当
“绿之益”志愿服务团再次回访海滨风景管理区,与管理区刘颖主任一同察看景观松树使用菌剂后的生长状况。现场可见,此前长势萎靡的松树新叶萌发量显著增加,新根生长明显。队员们结合新采集的土壤样本与松树生长数据,为管理区更新了后续养护建议。此次回访不仅验证了复合菌剂在景观松树复壮中的实际效用,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专业技术转化为生态保护成果的成就感,为持续深化校地生态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