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10:14:06 作者:文字/陈奕冰 徐家伟 图片/季阳子 吴可 来源:草业学院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7月21日,草业学院“立草立业”实践团先后前往青岛鲁滨草种业科学研究院胶州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青岛莱西四季青草坪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青岛鲁滨草种业科学研究院胶州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草业学院教师孙晓阳首先向实践团的同学们系统介绍了基地在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杂交育种等领域的工作成果。他结合田间种植的狗牙根、紫花苜蓿等各类草种,细致讲解了相关育种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流程;以基地培育的“绿期长、矮生型”新品种为实例,具体阐述了育种技术在提升草种品质、增强适应性等方面的应用成效。通过实地调研和孙晓阳老师的讲解,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种质资源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夯实种质资源基础方能筑牢产业根基”的认识。
接着,队员们深入草坪生产一线,亲身体验关键环节。通过实地驾驶草坪修割机、进行草坪草的收拢、卷制草卷及装载作业,完整参与了从新鲜草料到商品化草坪产品的加工流程。通过这些实践操作,队员们掌握了草坪草商品化处理的技术要点,并建立起对草坪产业从田间生产到加工流通完整链条的认知。
实践团第二站走进青岛莱西四季青草坪基地,深入调研牧草加工转化与市场流通体系。基地王经理围绕草坪产业前景、运营模式、销售创新及林下经济模式展开深度交流。王经理指出,当前草业市场潜力广阔,相关专业学习大有可为;他着重介绍了中华结缕草等优势品种,并提及“四季青”虽因绿期长仍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受高养护成本影响,存在被替代风险,而狗牙根等品种市场表现更趋强劲。谈及行业现状,他指出种子依赖进口导致成本高,国产种子认可度不足,市场存在假种子乱象;品种保护难度大,优良品种扩繁后易快速贬值;且受土地性质限制,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尽管市场存在较多挑战,但随着市场需求升级与技术创新,草业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前景。
在青岛莱西四季青草坪基地,同学们了解了基地推行的林下经济模式——在平整的林下空间播种适宜草坪草,实现土地立体化利用。这一模式打破了单纯依赖林木或草坪的单一经营局限,既避免土地资源低效占用,节约宝贵耕地,又为种植者带来林木与草坪草的双重收益,成为践行可持续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生动范例。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立草立业”实践团深刻体悟到,草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亦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活力源泉。从守护种质资源“芯片”到创新林下经济模式,从科技赋能生产到拓展市场价值,草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正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粮食安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坚实保障。实践团成员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起点,立志“立草立业,矢志三农”,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