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课堂进赛场!青岛农大研究生解锁草坪应用“密码”

    2025-10-08 15:02:24 作者:图/邓辛洁 朱灿 文/赵晓雨 来源:草业学院          浏览数:0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组织硕博研究生赴青岛青春足球场和天泰山高尔夫球场,开展草坪学课程实地教学。这场“移动课堂”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学习专业运动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更将课堂知识与行业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展现了“产学研融合”教学模式的价值。

  在青岛青春足球场,养护团队负责人介绍了建植要点:“这里采用高羊茅与早熟禾混播,既耐践踏,又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满足高强度赛事需求。”场地底层铺设人造草丝并填充河沙,结合 95% 天然草的锚固草技术,有效提升了渗水性与草根保护,并延长了草坪寿命。学生们蹲身观察草坪结构,认真记录养护细节,还现场体验了地暖、补光和刈割设备的应用。大家认为,课堂上讲授的“环境调控与草种适配性”,在这里得到了最直观的印证。

  在天泰山高尔夫球场,管理人员从不同功能区的建植差异展开讲解:“果岭区对草种要求极高,我们采用的匍匐剪股颖修剪高度仅 3 毫米,不仅要能耐受高频次修剪,还要保证球滚动轨迹的稳定。通过精准施肥与生物防治,我们实现了对草坪品质的有效管控。”学生们通过与足球场的对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运动强度决定耐践踏标准,使用场景影响养护频率”的规律。

  学生们表示,从草种筛选到设备运维,从应急补植到长期管控,这些一线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加生动而深刻。“专业球场的每一寸草坪,都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成为大家共同的体会。

  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而言,学习往往更多集中在室内的基础研究。但任何基础研究都必须结合实践,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此次“移动课堂”为学生在实验室理论与一线应用之间架起了桥梁。

  本次课程带队教师付金民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草坪学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只有将先进的种质资源、科学的建植理念与一线的智慧管理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既具理论素养又具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此次“移动课堂”不仅是研究生教学中的一项特色实践,更是青岛农业大学草坪学科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学院已与十余家专业场地运营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探索构建“课程+基地+产业”的培养模式。通过持续推动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草坪产业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育事业发展和绿色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青岛青春足球场实习)
  (天泰山高尔夫俱乐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