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始终如一的坚持 ——优秀共产党员孙娟同志事迹

    2024-06-01 16:22:09 作者:文/草业学院 图/草业学院 来源:草业学院          浏览数:0

  孙娟,女,汉族,1996年6月入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副首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该同志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被授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齐鲁巾帼科技创新之星”“青岛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入选2022年度国家级人才工程。

  锤炼过硬政治品格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孙娟同志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005年到校工作以来,一直扎根黄河三角洲和自己所热爱的草学事业,深入开展农区和盐碱地优质牧草栽培及生态保护等科学研究,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山东农业强省战略,积极推动学科、学院和专业建设工作,实现了我校草学学科从0到1的突破,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积极协助学校引进了世界顶尖科学家王增裕教授,至此,学校于2019年成立草业学院,获批了山东省一流学科,草学学科成为学校仅有的两个山东省一流学科之一。2020年和2022年,学校先后招收草业科学、草坪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本科生,是目前黄河下游唯一开展草业科学本科和草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高校。孙娟同志于2021年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当选为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2022年,“学习强国”平台以《行走在黄河边的农大人》为题,报道了孙娟同志带领团队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事迹。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了一大批“一懂两爱”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于萌2021年8月受邀参加中央一套《开讲啦》节目讲述扎根盐碱地艰苦奋斗的故事;高峰被即墨农业农村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衣兰智在青岛胶东机场吃苦耐劳事迹精神被央广网、山东省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任教二十五年来,探索出了一套“德才兼备德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法,建立了德育教育、学术创新、实践实训的“德学训”相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主持2项省级教研课题,指导的学生获山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人次、国家奖学金、国家优秀作品奖8项;指导本科生获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参与项目的学生90%考取研究生;担任班主任的2021届本科毕业班考研率达62%;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率100%。先后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银奖、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科研英语5分钟演讲大赛全国二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6项。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授予“最美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获评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立项指导教师、2019年“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23年被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勇担服务国家战略使命

  立志于“盐碱地变绿洲、优质牧草中国造”,连续在黄河三角洲深耕十九年,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建立了适合山东的“苜蓿第一二四茬收干草+三茬青贮”的苜蓿生产技术体系;创建的牧草持续丰产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使农民每亩增效503元,带动260万亩苜蓿生产,直接经济效益13.7亿元,该成果于202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等22项;发表论文121篇,主参编著作10部,获国家审定牧草品种1个、地方标准7项、授权发明专利9件,专利成功转化207万元。

  积极建言献策,2015年“关于成立山东省牧草创新团队的建议”获时任副省长批示,并于2016年建立了山东省牧草创新团队(2021年更名为山东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2022年,应邀在山东省政协第五次月度协商会上,作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主题发言,关于成立黄河流域生态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议被采纳。

  二十年来,孙娟始终坚守芳草初心,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擦亮共产党员忠诚、担当、奉献的底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潜心科研,为推动草业科学和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奋力前行、贡献力量!